- 中文
- English
赵冷月
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生前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
赵冷月先生早年师法羲献父子、欧颜唐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夫,名满乡里。后移居海上,与诸多名家相往还,艺事精进无已。晚年一变常格,于北碑粗犷豪宕一路独具只眼,取其质朴古拙,参以民间书法率意天真之趣,形成了融碑于帖的独特风格。1979年,历时半载,遍历华夏诸地,深观摩崖石刻而研之,大激其创作灵感,经数十载之磨砺,终创独树一帜之榜书。先生所作,绝去斧凿,随意峻落,触笔成趣,天质森然。再加上将枯湿浓淡的精微墨法融于其中,丰富了碑帖互补,笔墨共济的表现力。其宁拙勿巧,似俗实雅,深会“无意于佳乃佳”之旨的新面貌,既是时代环境的产物,又是书法家特立独行和修成正果的见证。
风云际会的二十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帖学风规,经过清代碑学冲击,至二十世纪出现了碑帖并举的多元语境。赵冷月先生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登上了中国书坛的巅峰,成为现代书法转型的奠基人。他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赵冷月先生早年师法羲献父子、欧颜唐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夫,名满乡里。后移居海上,与诸多名家相往还,艺事精进无已。晚年一变常格,于北碑粗犷豪宕一路独具只眼,取其质朴古拙,参以民间书法率意天真之趣,形成了融碑于帖的独特风格。1979年,历时半载,遍历华夏诸地,深观摩崖石刻而研之,大激其创作灵感,经数十载之磨砺,终创独树一帜之榜书。先生所作,绝去斧凿,随意峻落,触笔成趣,天质森然。再加上将枯湿浓淡的精微墨法融于其中,丰富了碑帖互补,笔墨共济的表现力。其宁拙勿巧,似俗实雅,深会“无意于佳乃佳”之旨的新面貌,既是时代环境的产物,又是书法家特立独行和修成正果的见证。
风云际会的二十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帖学风规,经过清代碑学冲击,至二十世纪出现了碑帖并举的多元语境。赵冷月先生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登上了中国书坛的巅峰,成为现代书法转型的奠基人。他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年表
- 中文
- English
1915年 | (一岁)是年三月十五日(农历二月十四日)生于浙江嘉兴,取名亮。时父赵廷桢在浙江嘉兴任文书、祖父赵介甫公为晚清孝康。
|
---|---|
1918年 | (三岁)由母施氏启蒙识字,祖母罗氏课以书法。
|
1920年 | (五岁)入祖父介甫私塾馆求学,祖父为取字“冷月”
|
1921年 | (六岁)受祖父、父亲影响,从唐楷入手,学习书法。
|
1922年 | (七岁)入浙江嘉兴高涣私塾求学。
|
1925年 | (十岁)潜心观摩祖父、父亲挥毫作书,心仪手追。是年拜“沈曾植之后嘉兴书坛第一人”徐墨农先生为师。徐墨农先生尤擅定武“兰亭”,饮誉书坛,诸多国内外书法家慕名拜访,徐墨农师曾对其教导:“学书应先从唐碑入手颜字只能打基础、练筋骨决不能纯取其书风。要深造必须学汉魏六朝、汉碑中《张迁碑》尤为古朴禅厚,议条方正有力”。 并说:“看似飘逸,龙飞凤舞,但缺乏传统的字不能为书法,只是写字、经不起推敲”。对学王羲之徐墨农认为:王字必须取其内涵浑厚的线条,而决不能为其形态所困”。同时认为:“要以学为主,少创作,多读帖,只有真正领悟了,才能不入俗套。”这些艺术见解对其以后的艺术道路影响甚大。
|
1928-1937年 | (十三岁—二十二岁)尊先祖父遗训学习更为刻苦勤奋,尤饮墓苏东坡诗词文章,习其书而诵其文。其间不仅设帐课徒,并能替父代笔,书写喜庆寿联、牌匾等,常被同道赞赏。
|
1938-1940年 | (二十三岁—二十五岁)大量臨寫王羲之、歐陽詢、褚遂良等諸家書體、每日不輟,并走師訪友探討书藝、常去多家被畫店,關注各書畫名家真迹,心追手摹。
|
1941-1942年 | 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二十六岁—二十七岁)继续从事书法教学,并开始书法理论的研究。
|
1943-1945年 | (二十八岁—三十歲)在吴江从事书法教学之外,每日临池不息,创作书法作品。启用“缺圆斋”斋号,喜好金农、何绍基隶书,更酷嗜汉《曹全碑》、《张迁碑》在苏州购得金农真迹,爱不释手。
|
1946年 | (四十九岁)结识唐云,唐云常至赵冷月家中谈艺作书。时赵冷月常通宵达旦地临习各类名碑。
|
1946-1957年 | (三十岁—四十二岁)赴上海鬻书为生,并在上海福州路开设赵冷月书法馆,由沈尹默题馆名,同时以“冷月”名行世,别署“缺圆斋主”,号“晦翁”。書寫楹聯、店招,收入頗豐,略有積蓄、多購碑帖字畫,書法仍取唐歐、颜、褚等,并研究宋苏、黄、米、蔡四家。期间又结识上海书画名家来楚生、谢之光、关良、张大壮、刘海粟等,切磋书画艺术,遂为知交,来楚生认定赵氏今后在艺术上大有成就,曾刻十二方印赠给赵冷月。谢之光常常对赵说:“我的画如能配上你的字、将有多么完美”。关良尤喜摩崖石刻,提出“可以用我的画与你的字相互交换留念”,并说:“说書法太難,能搞好確實不易”。當時趙冷月也常言道:“字畫太易入俗,故開面要有品味,其中既要有自我,有灵气,又不失传统,有来历”
|
1958年 | (四十三岁)入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
|
1961年 | (四十六岁)是年四月八日,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身)成立,为首批会员。
|
1965年 | (五十岁)钱瘦铁刻“躬要坚贞”、“静观”二印赠予赵冷月。
|
1972年 | (五十七岁)暇余偶作画,曾见金农“佛门洒扫图”,遂遣貌取神,意临之,甚具高古之风。
|
1973年 | (五十八岁)程十髮见趙氏所作《佛门洒掃圖》即補殘葉數片,并題贊:“冷月先生寫金吉金畫意,此書家之畫筆,曉有奇趣,趣余合写,无从措手,乃添残叶,倩公以帚代笔一扫之,呵呵。癸丑九秋十发记。”
|
1974年 | (五十九岁)陆严少看到赵冷月“佛门洒扫图”惊叹其线条、神韵,即打听地址,登门交流书画艺术。
|
1979年 | (六十四岁)是年去各地采风,观摩各种摩崖石刻,雄伟壮观的石刻萌生了将摩崖石刻的风格融入自己书法作品中的创作灵感。并年在家中研习包世臣、康有为书艺,遂喜好碑学、主张“南北合一、方圆并用”,崇尚 “大朴不雕”、“怕丑不了,不怕美不了”,开始潜心临写《张黑女墓志铭》,后又多习《广武将军碑》《张迁碑》《礼器碑》《嵩高灵朝碑》《爨宝子》《爨龙颜》《郙阁颂》《龙门二十品》,深悟汉隶魏碑是取不尽的宝藏,可以铸炼成新书风。
|
1980年 | (六十五岁)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恢复活动,任常务理事。
|
1981年 | (六十六岁)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为首批会员。
|
1984年 | (六十九岁)适值上海大阪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赵冷月作为上海书法代表团成员,赴日本访问交流书艺、彼邦人士称叹其书艺深不可及。同年七月,在上海朵云轩举办《赵冷月书法展览》。 新闻界广为报导,观者如云,引起轰动。赵冷月次子明康前往书坛名家王遽常处请其为父亲书展题字。随后遽老评论说:“我与赵冷月难胜朱复戡,但百年后会另有评说”。并为赵氏书法展题字“笔歌墨舞”。
|
1985年 | (七十岁)经推荐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
1987-1988年 | (七十二岁—七十三岁)日夕临池,终日不离《龙门二十品》《张迁碑》《礼器碑》《嵩高灵庙碑》《郙阁颂》作品更偏稚拙,结字奇险莫测 。
|
1989年 | (七十四岁)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改选、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六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赵冷月书法展》,观者如云。同年上海书店出版其首部书法作品专集,由许德珩封面题签,郑逸梅作序,评其书法“力主苍动古拙,渊雅禅厚,务使结体章法的生动活泼,天真烂漫,然后创作 出具有强烈的独特风格”。上海电视台为其拍摄《独步寻花》艺术专题片,井请其作电视讲座《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
1990年 | (七十五岁)开始临写先秦《石鼓文》、汉简等,意图突破。
|
1991年 | (七十六岁)六月,赴北京参加《中华传统艺术论坛》活动。
|
1993年 | (七十八岁)八月,应韩国独立纪念馆馆长邀请,与杜宣等组成上海市书法家代表团,以嘉宾身份访问韩国,庆祝韩国光复纪念日,受到韩国总统金泳三接见。
|
1994年 | (七十九岁)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赵月八旬书法展》,汪道涵、夏征农等出席观摩,新闻单位纷纷介绍其艺。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赵冷月八旬书法集》自题封面并作序,诚恳地提出“由于着眼于自我写照,所以本集能赢得多少读者的亲睐,我不敢奢想,但我希望得到知音。‘赏心抵有二三枝’便也心满意足了。”郭舒权撰文评论:“通集洋溢着‘清奇古怪’的大雅气息、给人一种震撼力和高雅的精神享受”。
|
1995年 | (八十岁)十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东方书院在沪联合举办“赵冷月书法研讨会”。
|
1996年 | (八十一岁)十二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赵冷月》。
|
1997年 | (八十二岁)创作更大胆,并喜好榜书。
|
1998年 | (八十三岁)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提出捐赠多年来的创作精品。
|
1999年 | (八十四岁)一月,由上海市紅十字會舉辦的《向上海市紅十字會捐赠作品—趙冷月書畫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行,展品百件,观者如云。十月突患严重脑梗阻病,入住上海瑞金医院。
|
2000年 | (八十五岁)年初出院,继续从事书法创作,朵云轩成立一百周年创作四尺中堂“隔代相望,能振厥声”相赠,六月突然晕倒,经查脑部有淤血,当即由专家做脑手术。年末脑梗阻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
|
2001年 | (八十六岁)脑梗阻病复发,并有肾炎再次住院。
|
2002年 | (八十七岁)上半年病情穩定,下半年腦梗阻更趨嚴重,經常神志昏迷,十一月二十日凌晨一時五十五分在仁濟醫院逝世。追悼会于十二月一日下午在上海龙华殖仪馆举行。
|